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中国个体户的未来发展之路
行业动态
中国个体户的未来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16-07-28 点击:728

所谓个体工商户是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主要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归个体劳动者自己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势。个体工商户有个人经营、家庭经营与个人合伙经营三种组织形式。

在我国,个体户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不过从权威的调查来看,我国的个体户已经处在一场“缩水”危机现状。

中国的个体户数量在1999年达到了顶峰,达到了3160.11万户,6240.91万人。这充分反映了一个应改革开放而生的新生社会群体蓬勃的生命力,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二十年来激烈的分化与整合。80年代至90年代初可以说是个体户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批人是改革初期在经济上的最大受益者。尽管就全国整体而言个体户的发展是很好的,但是东、中、西部个体户发展也很不平衡。东部省事经济繁荣,因此个体户的发展也很好。

但是近些年来,个体户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加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社会经济环境来看,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新的演变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由生活必须品时代逐渐步入耐用消费品时代。这个重要的转变导致了经济增长模式和条件的根本性变化。而绝大多数个体户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实力有限,经营耐用消费品有相当难度。

并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部和中部的个体经济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份额上已渐趋向于饱和,更何况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告别短缺经济后,市场需求受到约束,工业经济效益低,农业商品率低,流通不畅,特别是94年以来我国的市场内需一直比较疲软。1994年是90年代个体户发展速度最快的,94年以后个体户的增加比例仍然要明显高于94年之前。这样,生存竞争的加剧导致整体上个体户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下,大不如以前。也有的学者称199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的第二阶段,经济增长也就逐渐变成“不创造就业机会的增长。因此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下,整个个体户行业的“蛋糕”并没有变大许多,而个体户又不断增加,个体户所能分享利润减少,这无疑会使个体户更加感到生存的不易。

就商品流通业来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以规模庞大的流通企业为主,市场高度集中,大的批发公司、连锁公司和超市等在商品流通中居主体地位,而少量的零售商店多数也是专业商店或专卖店。相反,我国小规模的个体户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一直在30%以上。因此,我国个体经济的滑坡是其竞争能力不足的表现,而本质上却是我国宏观结构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和规模经济转变的结果,是我国市场经济水平提高的结果。超市、商场、连锁商店等大零售经营会成为发达地区流通业的主体,小规模个体经营所占比例减少,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此笔者姑且称前者为大资本,称后者为小资本。大资本具有网络优势,能全面持久地提供服务,并且还有着成熟的价格优势,规范的零售理念,完善的配送系统。即使在农村,它可以为农民提供信息,指导农产品收购、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综合服务。显然,大资本凭借其各种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获得有利结果是必然的。因此,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大资本必将对小资本的个体户起着排挤作用,这也是目前造成个体户生存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或城市个体户的发展并非是最强的。如北京、上海的个体户户数就一直没有超过一百万,而江苏、山东、浙江、陕西等省早就超过了。

    纵观个体户发展的历史与现在,今后个体户也并非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方,但是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必定是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无论是专业化(精而美)还是连锁化(大而全),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注: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友情链接
© 山东万有轴承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ANYOUGROUP.COM 备案号: 鲁ICP备15019873号-3